今天啟程前往廣島,也是啟用山陰山陽七日券的第一日,事先在台灣透過kkday購買,售價4800元。
若是在日本當地購買,貴了1000日幣,只要憑兌換券至jr西日本換即可,相當方便,可憑此進出車站,
建議可以事先劃位,以免沒位子可坐(未劃位僅能坐自由席,通常是1~3車)。
新幹線外型很像子彈,內部車廂和高鐵很像,查了資料,才發現原來台灣高鐵設計源自於日本新幹線。
約50分鐘後抵達廣島車站,先去東橫inn站前大橋南寄放行李(地點蠻方便的),然後出發。
前往廣島車站北口2號巴士站搭乘中國巴士(jr pass使用範圍),分橘線、黃線、綠線,循環公車。
公車上幾乎都是西方人,看來他們對廣島的歷史很感興趣。
終於抵達1945年8月6日核爆發生地點-前身是產物陳列館,當初美軍瞄準的是圓頂附近的相生橋,
但落下過程偏了600公尺,在圓頂東南方約160公尺處爆炸,爆炸後半徑2公里之內的建築幾乎全毀,
然而因為它幾乎落在爆炸中心近乎垂直之處,因此少了橫向衝擊,建築物因此保存下來,
但建築物內的人全數死亡。小男孩(原子彈)造成7萬人死亡,許多人幾乎是瞬間蒸發(3500度高溫),
只留下黑影,後來又有數十萬人陸續死於輻射病變,死亡人數總計約20萬人。
順著路走,會經過第二個景點-動員學徒犧牲者慰靈碑,當時日本在二戰末,動員許多學生從事後勤,
原爆發生時,約有7萬人在廣島市區,因此傷亡相當慘重。接著經過元安橋,便進入平和公園。
過橋後,會先看到原爆之子雕像,紀念佐佐木禎子以及因原爆而死的無辜學童。
(參網路)佐佐木禎子生於1943年,那時只有2歲,原爆時被媽媽幸運救出沒有受傷,但遇到了黑雨。
之後她慢慢長大,她是短跑健將,願望是成為一個體育老師,但是在1954年11月的一次感冒發現
頸部的腫塊,並且在兩腿出現紫斑,1955年2月被醫師宣佈得了白血病,當時才小學六年級,
隨即住進醫院治療,在當時,醫學界還不曉得輻射對人體的傷害,原爆症這個名詞也才剛出現。
8月接到名古屋民眾寄來的紙鶴,做為祈求康復的禮物,禎子也開始折自己的紙鶴,不久之後就
折了一千隻,之後甚至用針來摺,但最後還是在10月離去。後來她的同學決定發起建立紀念碑的活動,
最後募集了全國3100所學校與9個國家的參噢,1958年5月雕像落成。
展示許多各地小學生製作的海報,祈願能夠沒有戰爭,永遠和平。
遇到平和之鐘,希望和平之聲可以響徹世界,在敲鐘之際,想到敘利亞的戰火,希望能早日平息。
慰靈碑,馬鞍型設計意味著不讓犧牲者的靈魂淋到雨,中央放著一個石棺,
裡面收藏著原子彈犧牲者的名簿,並在石棺前刻上一段話:安息吧,我們將不再重複過去的錯誤。
每年8月6日都在這裡舉行和平紀念儀式,廣島市市長宣讀和平宣言,呼籲廢除核武,實現世界和平。
在原子彈投下的上午8:15分,敲響和平之鐘,為死難者與和平祈福。
展館以時光長廊方式,展現在核爆前廣島繁榮的市景,1945年8月6日8:15分一顆原子彈摧毀了一切。
展場還設計動畫,讓你看見事件發生前後的改變,很驚人很難過,多少權力者企圖透過戰爭爭奪資源,
但是犧牲著卻是廣大的人民,是否值得? 記得某年法國高中哲學會考曾經考過一題「倘若你是美國當政者,
在二戰末期,你是否會主張投下原子彈,理由是?」值得思量的一題。
在廣島旅遊,很特別的一點是,許多西方面孔,感覺很多西方人對日本歷史很感興趣。
接下來看到許多怵目驚心的照片,用相機記錄下來,準備當作上課投影片教材。
這時有一個日本導覽員,用日文跟我們介紹廣島與長崎的原子彈不同,廣島的威力較小,但地形平坦,
死傷慘重;長崎的原子彈威力較大,但地形多山,因此減少衝擊的威力,破壞較小。
懷沉重的心,離開了廣島核爆區,但願災難能平復,不再有戰爭。
接著去吃中國地區唯一的一家一蘭,好奇的是為何日本內有中國?
原來是在平安時代,受到中國唐朝的影響,依照人口多寡分為大國、上國、中國、下國,
中國指稱山陰山陽,也就是岡山、廣島、山口、鳥取、島根五縣。
用餐分成兩區:個人區、屋台區。這次選擇屋台區,聊天方便。點了最喜歡的麵搭配木耳,等到上桌,
迫不及待吃下一口,就是孰悉的味道,我回來了,還是日本的對味,目前還是我心中的NO.1。
依舊把湯喝光,向廚師致敬(明明是自己愛喝)。
接著在紙屋町搭中國JR巴士前往美術館前,目的地是縮景園, 淺野長晟廣島成為藩主(諸侯)後,
從次年(1620年)起興建縮景園用作別墅庭園。當年設計師是作為茶道家享有盛名的家老上田宗箇,
參考各地美景取其精華濃縮而成,故名。不過另有相傳,說是仿效中國杭州的西湖景致縮小所成。
看著外國人拿著油傘遊園,份外有味道。
是個很雅致的地方,尤其廣島地區遊客不多,在這裡拍照完全不用修圖,陽光就是最好的蘋果光。
今天一整天走了16000步,晚餐便在超市簡單解決,早日回飯店休息,因為明天還有宮島的行程。
(待續)